如何解讀兒童畫
成人和兒童無論是看待問題的視角、還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本來就存在天翻地覆的差異。所以我們在繪畫教學過程中,不應該以成人的眼光去評價兒童畫作,更不應該將像與不像作為評判作品好壞的標準,畢竟外觀畫得再像,如果缺失了創作的靈魂,絕對算不上是好作品。
相對於像與不像而言,畫面是否有創意、是否有想像力、是否生動有趣,以及是否表露了孩子內心的情感,更應該作為綜合考慮的因素。而且在孩子的小世界中,往往有他們自己獨特的造型符號,用在畫作中時,雖然不能完全複刻還原,甚至歪歪扭扭真的看不懂。但確有一種屬於孩子獨特的美感,作為老師和家長,要鼓勵孩子去發揮這種得天獨厚的造型能力,而不是因為自己看不懂就一味去否定,直接將孩子的創造力抹殺在搖籃中。
很多家長可能會說,自己是外行人,完全不懂繪畫,要怎麼來啟迪孩子呢?在這種情況下,爸爸媽媽們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,從孩子的視角出發,多去問問孩子內心對於作品的真實想法,或者可以直接讓孩子來介紹自己的畫作,爸爸媽媽們適時多多誇獎他們的創意,並尊重孩子的造型符號,鼓勵孩子繼續創作。透過這種方式,家長們就能充分瞭解孩子創作的理念,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支持,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。